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幽梦影--精装插图本 > 第70则

第70则

【原文】

延名师训子弟,入名山习举业,丐名士代捉刀,三者都无是处。

【原评】

陈康畴曰:大抵名而已矣,好歹原未必著意。

殷日戒曰:况今之所谓名乎!

【译文】

延请名师来教育子弟,跑到名山上去学习科举考试的学业,乞求名师来代替自己写

文章,这三种方法都不可取。

【评析】

此段文字作者写了三种对子弟无益的举动,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恰当的。在古代,中科举,参加应试考试才可以光耀门楣,于是家长们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孙中举。所以就出现了文中所说的三种情况。

“延名师训子弟”

,希望可以在名师的悉心教导之下,学有所成,有所收获。但其于实际并无益,有时还有害。因为名师与学生悬殊太大,所教授的课程学生难以领悟;其次,学生也不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系统掌握知识,从而影响以后的进步。

其次,“入名山习举业”。名

山风景秀丽,本身就是一幅精美画卷。身在其中固然可以激发人的灵感。名山之中,则不免为自然山水感染,灵气一生,手笔随自然灵动,于是可能会写下绝美诗篇。然而八股文写作则要求代圣人立言,不允许有个人见解。要精熟八股,只须熟背墨卷。入名山习

举业,才思灵动,岂不是犯了八股文的大计?注定了其举业的不能成功。

最后,“丐名士代捉刀”。“名士”檄文论著往往不按规范,不同于常人,令其代作公文,不免有违体式;其次,名士的性情与主人的身份、声气、修养不同,这样自然会被看出破绽,更不可取。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