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围炉夜话(精装典藏本) > 016.德以化人 财勿累已

016.德以化人 财勿累已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①,姑息②者多有败行③,则父兄之教育所系④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⑤,庸愚⑥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⑦所关也。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⑧大权,其感⑨尤速;财足以累已,而以有财乱世,其累尤深。

【注释】

①成德:培养出有德行的人。

②姑息:没有原则的宽容。

③败行:不好的德行。

④系:关系。

⑤下流:品行卑污,品德低下。

⑥庸愚:平庸愚劣。

⑦培植:培养,教育。

⑧当:担当,担任。

⑨感:感化。

【译文】

在平常的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那些对子孙要求十分严格

的人家,容易培养出品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而这些都和父兄长辈的教育息息相关。又看到一些天资聪颖的子弟,很快随波逐流成为品性低下的人;而那些天资愚笨的,后来却德行高尚,这些也都与父兄长辈的教育密不可分。一个人的品行不高尚,都是因为看不透一个“利”字;学业上没有进步,总是因为不能抛掉一个“懒”字。好的品德足以感化他人,而如果这种品德高尚的人手握重权,那么这种感化尤其迅速;富足的钱财会牵累自己,而钱财很多又处在混乱的社会中,这种牵累尤为深重。

【评点】

孩子是未来的花朵,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兴衰和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的方法

得当,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不注意教育,就容易使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性,成不了才。古话说“棍棒下出孝子”,我们虽然不提倡打骂孩子,但对孩子的教育千万不能迁就松懈,要让他养成良好的习性,这样想要他养成良好的品德就比较容易了;相反地,如果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即使孩子犯错也不予纠正,时间长了,就容易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长大后更加难以管束,劣习难改,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人的品行是有高低之分的,品行高的人,淡泊名利,不做名利的奴隶,“人到无求品自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品行低下的人,容易被名利束缚甚至无法自拔,往往太过于追求名利也会使自己疲惫不堪。治

学和勤懒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天资再怎么聪颖的人,如果不勤加用功,学业也很难有长进。可以这样说,学业没有长进的人,懒惰是最主要的原因。由此可见,治学者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要有追求更高学术的信念,只有长久地坚持下去,学问才会逐渐得到提高。

品德和节操高尚的人,常常能感动和激励他人,这样别人对他不仅是敬佩和赞扬,还会有所感悟,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如果让这些品德高尚的人处于位高权重的地位,那么上行下效,便会激发别人积极向善,彼此不断地影响和激励,以此加快推动社会风气的净化,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社会风气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转变。相反地,

如果是让品行卑劣的人处于较高的地位,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会使社会风气越来越差,这样积极行善的人不仅得不到肯定,反而会被抑制。如此,社会风气就会越来越差,逐步败坏人们的心灵,让人觉得好人难做,世风日下。

金钱和物质财富往往会腐蚀一个人的心灵,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对待这些,就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古代的许多贪官,刚开始没有太多财富,还能恪守自己,一旦有机会得到财富,就会因为经不起诱惑,受贿害民,从而走向犯罪的道路,甚至招来杀身之祸。不仅如此,如果是在战乱年代拥有巨额的财富,常常会因为这些财富而连累自己,甚至是带来灾祸,这比和平年代拥有财富带来的危害更深。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