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被家人虐杀后,我重生成郡主 > 第25章 酒楼

第25章 酒楼

媚星她们的计划没什么问题,想来她们也是细细查证后才写的。

这酒楼位于州城中心位置,是官府罚没参与赌坊走私商人得来的。赵墨卿曾经路过,从外观看,这酒楼很是气派,位置又好,客人不断,里面的伙计跑腿跑得鞋底都要冒火星了。

没想到媚星她们看中了这么好的酒楼,这酒楼不知道有多少人抢着要呢。

“你们查问过这酒楼有多少人想要吗?”赵墨卿问坐在底下的姑娘。

媚星回复,“这里地段好,因是罚没的,里面的锅碗瓢盆、栋梁桌椅都没动,只需换个招牌,就可以开业了。官府准备拍卖,听说好几个势大的商人都势在必行。”

地方不好,媚星怕经营不好,地方太好,又要与多人相争,怕是争不过。

“容我再想想。”赵墨卿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不是百十两银子就可以解决的事,前期的投入很大,没有几万两银子都拿不下那酒楼,也不知何时才能收回本钱。

毕竟媚星她们从来都没有经过商,赵墨卿也没有。

“什么时候拍卖?”赵墨卿问。

“就后天下午未时,在富丽阁拍卖。”媚星一早便打听清楚了。

“行,我知道了。到时候一起去看看吧”赵墨卿和媚星说着。

“布庄计划倒是设计的很好,我这有个嬷嬷,她苏绣、湘绣、蜀绣、粤绣都会的,我让她教教你们,毕竟除了布料也要在款式刺绣上用心。”赵墨卿说起了布庄的事。

嬷嬷上前起身福了福身,向众人表示她就是那个嬷嬷。

媚星起身向赵墨卿行礼致谢,后又问候嬷嬷,“多谢大人为我们如此筹谋,我等感激不尽。辛苦嬷嬷了。”

“有什么好谢的,你们计划想得如此周到,奔走了不少路吧。”赵墨卿询问。

媚星笑了,倒不是不好意思,而是,做大家闺秀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佛寺,没想到现在走街串巷的寻找店面。快走遍了这冀音县,也快走遍了州府。

媚星却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思,比她当大家闺秀时还有意思。天高气爽,看着路上的行人,人生百态,她觉得自己在天地间是如此渺小,却又感觉到了无限的生命力。

这些天,走了这么多路,鞋底子都磨掉了。姐妹们的精神反而更胜从前了,可能是大家都有了事情做,有了精神寄托,也可能是大家都有了生活的奔头,不再是以前死气沉沉的样子。

“生意上的事我是帮不了你们了,只怕要你们自己摸搜,不过钱银人手的事,你们尽管开口。这个我还是有能力帮你们的。”赵墨卿也不讲虚的。

“本就是要和大人借钱借人的。大人,你看,我们借的钱,是按你入股算,还是按五钱利息算。”媚星问,这些事情都要提前想好,省了日后麻烦。

“不用利息,也不算入股,当我借你们,你们日后还给我就是了。”赵墨卿身为官员,不便经商,入股也不便,要是有御史参奏,十张嘴都说不清。

赵墨卿自己倒是无所谓,御史们想说就让他们说,也不会少块肉。只是她怕牵连父亲母亲。

现在因为恭王的事,父亲已经遭受诸多非议了,要是赵墨卿这边有什么不对的,只怕是朝廷立刻就罢了赵墨卿的官,顺带着弹劾离王,一举两得的事,谁还不做了。

媚星心里有些疑惑,却没有表露出来。心想,怎么和以前说的不一样?发生了什么?

“之前说,叫你们习武,现在你们的身体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我叫乐安教你们,你们意下如何?”赵墨卿也不专断,询问姑娘们的意见。

楼冬站在姐姐楼夏身边,突然出声,“好啊!我们明天就开始学吧。”

楼夏冷不丁被吓了一跳,后又无奈对楼冬宠溺笑了笑,拦在楼冬前面,赔罪说,“大人,我这妹妹从小就喜欢刀啊剑的,还请大人原谅她的无礼。”

楼夏一直很宠她这个妹妹,现在也怕姐妹和大人怪罪,自己挡在前面道歉。

“无妨,本就是大家一起议事,大家有什么想法,一起畅所欲言,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大家一起出主意,事情说不得解决得更快一些 。”赵墨卿是真不在意。

相反赵墨卿乐意看到姑娘们有自己的主意想法,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立不起来,靠别人拯救,别人能救你一次两次,但是次次都靠别人拯救,如果别人有事救不了,难道等死吗?

唯有自救方是上策。

况且事事都靠媚星,媚星也会累的。

楼冬是她们年纪最小的,也是她们之中最早走出来的。也许是她年纪最小,不谙世事,所以她闹着各位姐姐,姐姐们反而更快走了出来。

另一位姑娘说,“楼冬,她就是这样,贪玩贪吃,还请大人念她年幼,不要和她计较。”

“是啊。”

“是啊,大人。”

“大人,她性子跳脱,还请大人不要和她计较。”

“大人,她是无心的。”

……

赵墨卿好笑看着她们,笑容还有一丝欣慰,说,“我很高兴看到你们如此团结,以后吵嘴的时候也要记得今日的情形,你们一起走过来不容易,相互扶持。以后的日子只会更好。”

“乐安你和媚星她们商量以后什么时辰练武吧。我乏了,我睡一会。”赵墨卿这两天过得实在懒怠,日上三竿才醒,现在才午饭不久,又想休息了。

乐安回是。

但是,她还是多嘴了一句,“小姐,既说了练武,小姐的箭术也不要荒废了,这已经很久没练了。”

赵墨卿已经起身向卧房走去了,身形顿了顿,敷衍着说,“明日吧。”

乐安还不知她家小姐?!只怕是明日复明日!

乐安不再多劝,只和姑娘们商定明日卯时起开始练武,每天练两个时辰。

教刺绣的王嬷嬷说,“既如此,那每天下午,你们跟我学习刺绣吧。”

这位王嬷嬷是离王府的老人了,上位离王在任时,她就在了,是上任离王妃的贴身嬷嬷,对离王府那是很忠心的,也是看着赵墨卿长大的。

赵墨卿清醒以后醉心读书,不管事,也不管账,离王妃怕赵墨卿被刁奴欺负,细细挑选了人,本没有选这位嬷嬷,是这位嬷嬷怕赵墨卿少不更事,主动求了离王妃放她跟赵墨卿一起来了冀音县。

离王妃还劝她,“王嬷嬷,你是母亲身边的老人,母亲临终前还特意嘱咐了,让王爷给你颐养天年,你怎好去那偏远之地呢?”

王嬷嬷却是不受,直直跪在地,说,“王妃,老夫人在世时就一直不放心小姐,如今小姐病好了,还考取了功名,这天大的好事,如果老身不跟着小姐,等日后到了九泉之下,如何跟老夫人交代?”

离王妃忙去扶她,但是怎么都不拉起来,离王妃无奈说,“舟车劳顿,你年纪已大,这要是发生了什么,嬷嬷,我如何向你家人交代?起来说话吧,我们这不是在商议吗?都还没决定。”

王嬷嬷依然不起,大有离王妃不答应不起来的架势,说,“王妃,小姐少不更事,得有个年老的人震住下面这群小的,老奴最合适。”

离王妃也有此顾虑,叹,“嬷嬷,我也知道得有个人管着,但是你这……”

王嬷嬷知道王妃的顾虑,说,“我这一把年纪,儿孙成群,家里已不需要我照顾了,我去更合适。”

离王妃感她忠心,答应了,说,“起来吧。我答应你就是了。但我丑话说在前,做好了,等小姐回来,我放你们一家出府,我听说你孙子十分聪慧,我可为他选一位名师,如若做不好,后果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这位王嬷嬷是个人物,说,“做不好,王妃就把我们都打死,老奴绝无怨言。”

这位王嬷嬷可是离王府的传奇人物,是一众丫头的榜样。八岁入府,边看边学,管账理家,料理田庄,焚香点茶,审时度势,为人处事也让人如沐春风,那刺绣更是一绝,怕是很多刺绣大家都比不过她。

这位王嬷嬷发现自己有刺绣的天赋后,勤耕不辍,集四大名绣之所成。

这次她和他家老头子一起跟着赵墨卿出来。

她丈夫就是那个种田很厉害的黄老。

赵墨卿看着这富丽阁,果然很富丽堂皇。这富丽阁的背后是皇家,它既为皇家赚钱,也代表着皇家的体面。

看那雕梁画栋,那色彩艳丽的琉璃瓦,还有那门前的石狮子,门前的车水马龙,这一切都展示着富丽阁的地位实力。

赵墨卿和媚星一起在富丽阁前下马车,立刻有机灵的伙计上前,将马车拉去马厩。绿柳和乐安守在赵墨卿身后。

周围都是富商,想来今天来的人都是看上美珍楼的。

富商与富商之间是相互认识的,但他们都没见过赵墨卿,倒是有人见过媚星,以为赵墨卿也是青楼里的姑娘。

富商们扫了她们一眼,奇怪她们为何来此,难道她们也想有这美真楼?

想到此,富商们齐齐断了想法,不可能,那花魁能有几个钱,就算她们真想要这美珍楼,也有钱,难道官府会把这么好位置的楼给一个青楼女子,那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想着,富商们就不再看这几人了。

门房的人寒暄着将富商们引进去了。

也来了个小厮把赵墨卿几人领了进去,赵墨卿坐堂下了,富商上了楼上的雅间。

远处,正和掌柜寒暄的柏通判远远看见了赵墨卿,和掌柜说了几句,指了指赵墨卿,便往这边走来。

“怎么,你也看上这美珍楼了?”柏钟秀人没到跟前就开口问。

赵墨卿回头一看,才发觉是通判,忙行礼,“下官见过通判,通判怎么也来了?”

“这次拍卖本就是我托富丽阁的。有好些东西呢,你看中了哪个?”柏钟秀问。

赵墨卿给通判倒了一杯茶,说,“那美珍楼什么情况啊?”

柏钟秀也不客气,直接拿起了茶杯小酌,说,“你也看上那美珍楼了?那你可得准备好银子,这群富商大多都是冲着美珍楼来的。其他的珍玩不过是小菜。”

掌柜见赵墨卿与通判说得投契,怕赵墨卿是什么大人物,得罪了,叫来小厮问,“那几个女客是怎么回事啊?”

“不认识。但看马车还不错,那马车是金丝楠木做的,如此名贵的木料居然用来做马车。”小厮回答,语气里带了艳羡。

掌柜扇了一下他的头,骂,“你个榆木脑袋!人坐如此名贵的马车来的,你给人家安排在大堂。干吃饭不长脑子的蠢货!”

小厮也很委屈,说,“那楼上的雅间都被贵人包下了,哪里还有位置。哪个我敢得罪。且那几个女客被安排在大堂时,我看了她们的脸色,不像在意的样子。”

“那你不会来报我?”掌柜喝道。

“掌柜那会子在和通判说话,我也不敢上前打扰啊。”小厮为自己叫屈。

掌柜瞪了他一眼,不再说话,暗暗思量,小厮偷偷瞄了他一眼,在一旁静静候着。

通判见了此人是主动上前打招呼的,怕是来头不小。

掌柜说,“去后厨吩咐,沏一壶好茶送过去。”

“诶!”

“请通判指点迷津!”赵墨卿抱了抱拳。

柏钟秀好笑地看着她,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你对我如此客气。”

“您这话说得。”赵墨卿不好意思说道。

柏钟秀也不和她侃大山,直接说了几大富商的情况。

马员外是个盐商,家里的银子都快放不下了。她女婿在花林县开酒楼,这次来怕是想买美珍楼给他女儿女婿。

侯员外是个布商,这全大周的布料没有他弄不来的,连北凉、西域、南屿的布料他也能弄来。他这次来也是为这美珍楼,此楼地处冀州城中心,无论是不是干酒楼,这个位置都是很好的位置,用来干什么不行。

牛员外是粮商。三年前水灾,还是靠着他的粮,冀音县才度过难关的,是个仁商。他这次也是为了美珍楼来,只不过是想保住兄弟的家业。这美珍楼是他一个好兄弟的家业,他那好兄弟为了他那不争气的儿子铤而走险。

付员外是开酒楼的,冀州和与冀州相邻的几个州,都有他的酒楼。他来抢这美珍楼是为了不让这冀州多个竞争对手,或者开个分店也是不错。

这几个人都很有钱。

“你说你来淌这趟浑水干什么?你那三瓜两枣能干什么?”柏钟秀直接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