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中,无人说话,烛火烧得噼啪作响,李二爷呼吸声有些大,李二爷胡咧咧的看着赵墨卿那能冻死人的脸。
三皇子说监察制度有问题,说了地方官员的问题,以求不要严惩那些刺杀顾将军的稚童,就这样被乔阁老抓住了把柄,参了一本。
早在满王帮赵墨卿说话时,朝中的人就把离王府和三皇子看成一党,就算离王府另寻出路,旁人也不敢相信。
离王府也确实拥护三皇子,三皇子为人正派,知人善用,对于朝廷的积弊也多有看法,如果他为储君,一定可以清除这么多年因为夺嫡而懒怠的政务。
这些年来,因为夺嫡,各地官员不思进取,一心都为主子牟取利益。像现在,恭王叛乱,朝廷居然派了两位大将,十几位小将,虽说也是为了锻炼新人,但是真的不比从前了。这放以前,一位将军、几位小将足已。
文不思政,武不思战。
“乔阁老是谁的人?”赵墨卿问,满王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既已发现弊端,上书陈明要求改变,有什么不对吗?还是触犯到了什么人的利益?或者与夺嫡有关,被人趁机攻击了?趁机混淆视听?
这次顾将军的事不就是都察院监察出了问题导致的吗?为什么陛下要罚满王禁足呢?
在赵墨卿的印象中,齐阁老是平民进士出身,素来不参加党争啊,怎么会突然参三皇子呢?阁老也卷入党争中来了?
赵墨卿百思不得其解。
李二爷回,“没听说阁老是谁的人。但满王被陛下责罚,满王也不在意,在府里写了奏折递给陛下,陛下也看了,没有发回给满王。”
“这么说陛下让满王禁足并不是处罚了。”赵墨卿的手指不自觉磨着,揣测着上意。
李二爷对于这些事一知半解的,他当年跑江湖的时候,也经常听道上的人吹牛,但是毕竟不是官场人员,也就听个乐呵。谁知道后来重伤被王爷救了,半只脚踏进官场,从此以后离地送往京城的供奉都是他送。
京城的官员也因此认识了一些,但都是酒肉朋友,李二爷也不认为他们请自己吃饭喝酒是看中自己,不过是重视离王府罢了。
李二爷也不敢乱说,只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一一告知赵墨卿,“京中乱糟糟的,因着五皇子谋反的事,其他几位皇子都忙着收拢五皇子的势力呢。
听说大皇子和二皇子经常喊曹家人喝酒,礼一车一车的送去曹家。那户部尚书被拉下马,其他的皇子都想把自己的人送上这个位置,为着这个位置,朝上争了大半个月了。”
曹家是八大世家之一,管着大周的码头漕运,曹家还管着大周的盐场,一连出了几个盐运史,富可敌国。
那户部更是大周的钱袋子,六部中那个不给三分薄面。如果哪位皇子自己的人登上了这个位置,那以后在朝中就好办事了。
这曹家和户部都是支持五皇子的,五皇子蠢成这样都有人支持,如果曹家、户部是真心支持五皇子,赵墨卿就要怀疑这曹家当家人和户部尚书的智商了。
怕是曹家觉得五皇子好掌控,可以为曹家牟取暴利,这才支持的五皇子。而户部支持五皇子,怕是也是一样的心思。
曹家和户部想必早就勾连在一起了。一起在五皇子底下做事,有五皇子垫背,他们更加大胆了。
“满王没有瓜分五皇子的势力?”赵墨卿问,如果朝中只有满王一个提出了监察问题,那真是太可悲了。
现在已经因为监察问题祸起萧墙了,朝中大臣居然还在争权,没有看到目前的危机,或者他们看到了监察院的问题,但是他们觉得不重要,还是争权夺利最重要。
“满王没有,满王就是接连上书说监察问题,建议严查检察院,就被禁足了。那户部尚书的位置,满王也没有推荐人。
陛下还特意问他有无人选推荐,满王自嘲他不认识户部的人,让推荐将军,他倒是可以推荐两个。”李二爷回想着京中的事情,慢慢说给赵墨卿听。
李二爷可能是怕打扰赵墨卿思考,所以说得很慢;也可能是怕说错了,所以斟酌言辞慢慢道来。
天下人都知道三皇子和顾家的关系,三皇子这次倒是没有避嫌。
赵墨卿双眼放空,没有聚焦在任何地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皇上怕是也看出了朝廷的问题,如此放任下去,大周就要四分五裂了。
满朝文武,只有三皇子一人上书要求严查,陛下不是要罚满王,而是要保护满王!!
都察院已经不干净了!所以陛下没有在明面上要求严查,怕是暗中给满王布置了差事,好好查查这督察。
乔阁老得了皇上的旨意,和皇上一起做戏呢!
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形。
如果不是这样,那是什么呢?
赵墨卿实在想不出。
李二爷看着赵墨卿眉头紧锁,隐晦的说了句,“陛下年纪大了。”
赵墨卿回神,看着他,问,“什么?”
“陛下年纪大了。”李二爷含糊不清的重复了一遍。
赵墨卿却突然想清楚了其中的关窍,陛下年纪大了,喜欢静,喜欢天伦之乐,喜欢兄友弟恭,太闹腾会惹得他心烦。
这么看来,赵墨卿的推断应当不错,满王殿下在这一系列的事情中都表现的很安静,尽职尽责。所以陛下把差事给了满王。
“满王的谋士真是个鬼才。”赵墨卿如此评价。
李二爷笑了,说,“人家的心思是九曲回肠,我这些武人都是直肠子,什么都直来直去的。”
这话实在不适合在赵墨卿面前说,但赵墨卿不在意,居然大笑起来,对李二爷说,“人人都是九曲回肠,那可不要累死人了。少些勾心斗角,有话直说就好了,不然天天猜别人是什么意思,累得慌。”
“乔阁老……”赵墨卿本想问满王是不是想收乔阁老为己用的,但是乔阁老这样的人怕是不会轻易踏入党争之中,所以并未说完。
李二爷听到了乔阁老三个字就没有听到其他了,不知赵墨卿是何用意,等着赵墨卿的下文。
赵墨卿笑了笑,说,无事。
李二爷不知是想起了什么,还是领悟了赵墨卿的意思,说。“满王被禁足之后,倒是有人找乔阁老说过话,说满王不懂官场的圆滑,乔阁老倒是没跟着一起附和。只笑着沉默不语。”
赵墨卿微微颔首,知道了乔阁老的意思,乔阁老也支持严查,但是还不想卷入党争,不过,满王这么个人,在他心里应该留下了影子。
“夜已深了,辛苦你将消息带回来了,好好下去休息吧。”赵墨卿对李二爷说。
李二爷爽朗一笑,“这有啥,行走江湖一直是我的梦想,此番从不同的路去京城,倒是别有一番滋味。我年轻的时候一直行走江湖,习惯了;小姐派别人去,我还不答应呢。”
赵墨卿也笑了,沉重了一个晚上,李二爷的话让赵墨卿的心情松快了些。
赵墨卿说,“那行,以后出远门的事就都派你去。”
“多谢小姐!”李二爷抱拳致谢后,准备退下了。
这时,乐安敲了敲门说,“小姐,是我。”
赵墨卿说,“进!”
李二爷本来以为乐安是来找赵墨卿的,没想到是找他。
乐安对李二爷说,“李二爷,明天你跟着小姐吧,我去普众寺给小姐祈福。”
李二爷看向赵墨卿,等赵墨卿答复。
赵墨卿点点头,说,“早去早回。”
李二爷这才答,“是!”
王嬷嬷房内,王嬷嬷在看账簿,黄老在一旁写着各村农具的计划安排。
王嬷嬷头也不抬,一心二用,问,“李二爷向小姐汇报京中的消息了吧。”
黄老也不抬头,和王嬷嬷形成默契了,答,“听说跪在书房前请罪。”
王嬷嬷翻过一页账簿,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黄老答,“身处漩涡中心才不会被漩涡所伤。”
王嬷嬷抬起头,眼含笑意的看向他,“跟着王爷久了,你也有见识了。”
黄老呵呵笑了,有些自得,说,“你不是一直说我只长年纪,不长见识吗?”
王嬷嬷白了他一眼,又低头看账簿,说,“最怕掉进漩涡的万丈深渊中。”
“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被漩涡撕碎,要么主动出击把握主动权。”黄老也再次写起了计划。
黄老叹了口气,说,“本来还想着去佛寺给小姐祈福,现下怕是不能了,模具明天就做出来了,我还要看着胡大做出农具,怕是农具的事情忙完才能去了。”
王嬷嬷拿起笔圈出一处有问题的账目,答,“你把农具做出来,小姐会更高兴。”
黄老回,“倒也是。”
随后两人便不再说话了。
屋内安静又温馨,暖黄色的烛光照着,感觉不到初冬的冷了。
第二天,木匠就把自己的儿子们叫来了,登记发现,居然有四十五人,真是老天都赞成把那五十个木匠遣回家。
赵墨卿训话,“多的话,我不与你们说,你们只要把水车造好就行,别闹什么幺蛾子,想必你们老爷子也跟你们说了之前的木匠为什么回家,如果没说,你们自己问,县衙里的人揉不得沙子,你们小心做事就行。”
说完这一番话,赵墨卿就去仓库去了。
粮税已收完,该运去州府的粮食也已经备好了,其他的粮食安排入库就行。
仓库的旧粮也要卖掉一些,以便新粮入库。
仓库的守卫都换了一批,李有地他们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他们也不敢不尽心,都很尽责,不曾懈怠。
赵墨卿抓一把仓内的保存的谷物,细细看了成色,点点头,这些守卫还算尽心,这些谷物保存得不错。
“把南北廒的谷物搬到衙门,商户在那收。”赵墨卿对他们说。
这一年丰收,南北廒的旧粮全部出售了,不然新粮没有地方放。
商户是一早就找好了的,价高者得。
这次来收的商户给到了六文一斤的价格,毕竟是旧粮,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了。新粮也才九文一斤。
“全员外,好久不见了。”赵墨卿看到来收粮的商户主动打招呼。
全员外一看到赵墨卿就笑容满面,说,“主簿大人别来无恙啊。”
“粮食都在这了,您察看成色,再复一下称吧。”赵墨卿把人引到粮食处。
全员外也不客套,从各个地方拿出了几十袋谷物,一一查看。没办法,现在不看,难不成等发现了什么不对劲,再来衙门讨说法?如果真是如此,到时候只能吃哑巴亏了。
赵墨卿待在一旁等他查验完后说,“全员外,没什么问题的话,现在就可以签契约了。”
全员外也很爽快,签了契约就把钱递给了赵墨卿。
赵墨卿查验银票的真伪,发现没什么问题,就收入袖中了。
“你们帮员外把粮食搬上车。”赵墨卿对一旁的守卫说,这点小事,当卖全员外一个面子了。
双方都得了利益,双方都高兴才能长久合作。
程修鹤慌慌忙忙的走到县门前,看到赵墨卿说,“通判喊我们去州府,我们早去早回。”
赵墨卿对全员外赔礼说,“员外,那我先失陪了。”
全员外很深明大义,说,“通判的事要紧,赶紧去吧。”
等赵墨卿和程修鹤坐在马车上时,才问,“通判喊我们去有何事啊?”
“我亦不知。”程修鹤边摘下官帽边回答。
“是奸细的事,还是农具铁石的事?”赵墨卿猜测着无非就是这两件事,有什么事是赵墨卿遗漏的吗?
程修鹤也是如此想的,说,“大约是吧。”
紧赶慢赶,两人终于到了州府,谁知道柏通判见到两人的第一句话是,“美珍酒楼要开业了,你们打算送什么礼?”
赵墨卿:“???”
程修鹤:“???”
不是,通判你的命令那么着急,我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呢!
通判看着两人的表情,笑里藏刀的问,“有什么问题吗?”
冀音县的铁石要得又快又急,就算是巫家人亲自来,也不可能那么快就运来那么多铁石,这两人还真是看得起我这个通判啊!!!
赵墨卿一个激灵,嘴比脑子快,说,“没有!通判真是慈心啊!我等自愧弗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