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杀破狼:燕京飞花录 > 第二十一章 人屠

第二十一章 人屠

高阳城外,燕军大营

一道灵活的身影穿梭在营房的阴影之中,几个跳跃之间,便来到主帐之外,环顾四周,确定没人之后,闪身进了主帐之中。

“金大都督,我们之前跟您说过的事,考虑的怎么样了?”那黑衣人摘下罩衫。

“我可是燕国的都督,怎么可能会投诚于你们南晋。”金禄全坐在桌前,义正言辞,紧张到肥肉颤抖的脸上却遮掩不住内心的惶恐。

听到这话,那黑衣人笑了:“金禄全,你觉得你这大都督的帽子还能戴多久。”来人慢慢在帐中踱起步来,“没猜错的话,今日调你回城的调令已经到了,按你现在的战况,回去斩立决都算最轻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等我再拿下几城,凭我跟陈贵妃的关系,我不可能没命的,不可能!”金禄全狠狠地捶了下桌子,“你少在这里蛊惑我!”

“等你?”黑衣人仿佛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你还有多少时间,还有多少人马可以不要命的攻城,军队哗变之后,不等你回去,你的部下都得将你绑起来碎尸万段。再者说,“黑衣人凑到金禄全跟前,”我听说燕国可是要派人来抓你回去的,你知道是谁吗?”

“谁来又怎样,我可是百桑大都督,陈贵妃是我姨母,谁能把我怎么样。”金禄全死死盯着黑衣人,咬牙切齿道。

“来的人,若是袁崇山呢?!”黑衣人幽幽的说道,“你看你有几个脑袋可以砍?哈哈哈哈哈……”

“袁崇山?!”金禄全一下子从椅子上瘫倒在地,肥胖的身体宛如一滩烂泥一般,嘴里喃喃道,“怎么会是袁崇山?不行,我不能死,我得走,我得赶紧走……”

“杨密使,杨密使求你救救我,我……我这就投降,我明天就收拾东西,不……我现在就跟你走。”

杨密使冷冷的盯着匍匐在脚下的金禄全,冷笑一声,“那就赶紧起来跟我走,还有,记得带上你们的战事图。”

“是是是……我这就去拿,袁崇山要来了……袁崇山……”

看着吓得失了魂的金禄全,杨密使心中不觉对袁崇山又多了几分警惕,区区一个名字,便能吓得一个大都督连夜投降,可知袁崇山到底是怎样一个可怕的家伙。

燕京,皇宫朝政殿外

太傅周元丞此刻显得心事重重,这几日朝堂上风云变幻,朝堂外战事更是接连失利,听闻金大都督都命不久矣。当今圣上恐怕也是状况不佳,已经数月没有上朝了,朝政暗地里议政王在把控,还好自己选择站在议政王这边,只是不知突然通知早朝又是出了什么大事,难道是圣上身体好转了?想到这里,周太傅看向右侧的阮三通,这老家伙年纪一大把还是这么精神矍铄,想他在朝多年,门生众多,消息灵通,不知道他会不会有什么消息。

周元丞刚想凑过去打听一下,一声尖细的嗓门突然响起。

“开朝!”

周元丞无奈甩了一下衣袖,迈步向开敞的朝政殿门走去。

入门站定,龙椅之上并没有皇帝,只有议政王一个人站在殿中,面向龙椅,背对众臣,如林如松的背影像乌云一样压在进来的每个人的心头。

“都到齐了吧。”过了许久,议政王开口。

“都到齐了,王爷。”太监总管刘瑞小声凑在白无忌的跟前说道,这个已经实际掌握大权的男人,总是有一种让人畏惧的威严。

“诸位!”白无忌缓缓转过身,“数月以来陛下龙体抱恙,不得上朝处理政务,然南晋公然犯我大燕,多事之秋,本王暂行政职。”此话一出,殿中众臣皆是议论纷纷,周元丞此刻看向阮三通,却只见他微微颌首,闭目养神,平静的脸上毫无波澜,仿佛对白无忌的公然篡权的所作所为毫不关心,按理说阮三通是九王的人,怎会如此平静,周元丞心下困惑不解。

“宣温胜儒的人进来。”白无忌对身边的刘瑞说道。刘瑞忙点点头,上前几步对着殿外宣令“传,别将项伯言进殿!”

众臣闻声扭头看向殿门,入眼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却是身姿健硕如明王,气势刚健似烈阳,一身盔甲猎猎作响,剑眉下一 双璀璨如寒星的双眸熠然夺目,就连一直闭目养神的阮三通都不禁多看一眼。

好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将军,周元丞不禁感叹。

“项别将,将祁川前线情况说说吧。”

“禀诸位大人,末将隶属镇南大将军温胜儒将军帐下,第三军第九营斥候别将,负责侦探战况,自四月十七日晋军开战起至今四十三天,百桑领地丢失过半,祁川郡丢失过半,海川郡情况不明,现今温将军正率军死守龙砀关,战况危急,末将此来也为求援。”

“对于当下战况,诸位有什么看法可以说一说。”白无忌靠在椅子上,慢悠悠开口,对于如此糟糕的战局,并没有震怒与不安。

眼下众臣你看我我看你,各自心有所想,却并无一人开口,场面倏然变得安静的诡异。

“周太傅,你怎么看?”议政王突然的一出声,险些吓了周元丞一个激灵。

无奈,周元丞叹了口气,移步而出,作揖开口道,“禀王爷,臣暂且认为,百桑大半失守,情况虽说危急,也归咎于南晋攻其不备,但百桑大都督金禄全正全力反攻,战况略有好转,而温大将军功臣之后,手中握着我大燕最强的劲旅之一,且牵制了南晋的大部分兵力,实属不易,而其为将素来谋略无双,为重中之重。恕臣驽钝,臣且奏王爷速发兵驰援温将军,免使我大燕痛失良将,寒我大燕将士之心。”

白无忌听完,并没有什么反应,仍旧靠在椅子上目光灼灼的巡视众臣。

“阮太师,你的意见呢?”白无忌的目光最后落在阮三通的身上。

“王爷所言极是。”阮三通抬手行礼,直起身后,又开口道:“然百桑事关重大,金大都督可堪重任?”

“阮太傅对此可有什么异议?"白无忌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阮三通。

“半个时辰前,百桑泾城前线来报。”阮三通面无表情的说着,“三天前的五月十一日夜,百桑大都督金禄全于高阳城外携部投敌。”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而白无忌的面容却是冷的让人胆寒。

“九弟好手段。”白无忌低声说了一句,也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对阮三通说的。

“那此刻,是谁在领兵指挥百桑前线?”此刻一人小心翼翼的出声询问。

“是我!”殿外一人朗声开口。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殿外大步走来一员将军,须发尽白,却无年暮之气。其甲鳞覆身,龙行虎步,鹰视狼顾,其魁梧之姿更甚项伯言。当他来到大殿外,厚重的煞气和血腥味瞬间传遍整个朝堂。

“人屠。”项伯言默默在心中想起这两个字。

人屠,幽州王,袁崇山。

随着盔甲猎猎作响,来将来到殿中站定,“王爷,末将袁崇山前来复命。”

白无忌没有说话,只听着下面众臣窃窃私语。

“这刽子手怎么被调回来了?”

“袁崇山,入关了?!”

“这老家伙怎么还没死?!”

“东北怎么办,那群蛮子谁来守.......”

"这次入关他得杀多少人才会罢休?”

言语之中,对袁崇山的恐惧甚至更甚南晋。

袁崇山的名字在史书上鲜有记载,仿佛连史官都不愿意写下这个名字,人屠的赫赫威名只存在于同代的口口相传之中,相较于白相寺曾在建陵城天下两分之战中的惊才绝世,袁崇山在其位一直镇守在幽州,仅有的几场战役都是以三绝闻名于世,杀绝,抢绝,焚绝。

当年年仅十六岁袁崇山初掌军权领命南征百越,屠尽十万大山,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后来几次出征尤有甚之。前朝皇帝慑其狠辣,直接发配幽州不毛之地,防治北方蛮人。三道圣旨,定下袁崇山不宣不可入关。前朝崩裂,中原打得火热,幽州却一向太平,没人敢去触人屠的霉头。当天下两定,北燕下圣旨到幽州,没人知道圣旨写的什么,幽州没有任何反应,默认并入北燕,这让当时皇帝大松一口气。

而如今这个节骨眼,谁也没想到白无忌竟然敢将袁崇山调了过来,五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袁崇山出现,曾见过他麾下过处的尸山血海的人们仿佛又被勾起当年的恐惧。

“袁崇山,说说吧,看看你能给我带来点什么消息。”白无忌斜靠在椅子上,目光越过袁崇山的肩膀看向紧皱眉头的阮三通。

“禀王爷,末将三天前至前线大营,于途中截杀金禄全,押至大营,枭首示众,人首已在殿外。两天前收拢各部,攻下高阳,河津两城,杀敌一万余,现与晋军对峙与朗东城。”

“好,不愧是袁老将军,当真是无敌之姿。”白无忌笑了起来,“阮太傅,对驰援温胜儒之事可还有什么意见。”

“微臣。”阮太傅俯首作揖,“自是没有什么意见。”

“既然无事,那便退朝。”白无忌看着朝中众臣,冷笑一声,起身挥袖而去。

踏出殿门,阮太傅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带着凌乱的步伐几乎小跑着来到宫外,登上马车对车夫说道:“速去端王府。”

今晚上,想来有很多人睡不着觉了。

当夜,沽口晋军大营。

眉头紧锁的白衣将军缓缓将手中的密信合上,扔到一旁的火盆中,纸张燃烧的火光在他脸上明暗不定。

“安陵元帅,可有什么消息。”座下一位消瘦苍老的将军开口问道。

“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安陵镜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头,“之前传来的消息是真的,幽州王袁崇山真的出现在了燕京。想必,金禄全也是他杀的。”

“时隔五十年,人屠袁崇山,再入中原。”说罢,安陵镜长叹一口气。

闻听这个人的名字,帐中一片骚动。

“袁崇山!”章之武咬着牙关挤出这个名字,“元帅,末将请命前去朗东城诛杀此獠。”

“章将军稍安勿躁。我知道你跟他有灭门之仇,但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安陵镜的声音很平淡,却带着毋庸置疑的语气。

“我.......”章之武在桌下捏死的拳头青筋暴起,许久还是泄气般的松开,当年袁崇山到青州平叛,屠杀了十几座城的人,当初是他娘带着年幼的他外出省亲,才幸免于难,而其宗族几百人尽皆死在焚城的烈火之中,而后年幼的章之武悬梁刺股,在一次次的生死磨难中崭露头角,更是训练出号称步战无双的青州军,就是为了报当年灭门之仇,所以在攻燕的战争中,青州军一直战意高涨,身先各军,而如今,仇人已近在眼前。

“白老将军,龙砀关前线战况怎么样了。”安陵镜问道。

“回元帅,自从我等率军攻城开始,容城与桐庐已被攻下,守城将领温炜与温烨逃至龙砀关。龙砀关天险难攻,现在处在胶着状态,短时间内攻下来,难度很大。但我等已经占据龙砀关退路,包围了龙砀关。温胜儒已是瓮中之鳖,只是困兽犹斗。温胜儒此人,不可小觑。”

“白老将军,有劳你再跑一趟龙砀关,告知王统将军,暂缓对龙砀关的攻势,同时调五万人入朗东城。”安陵镜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无比,“此战先斩袁崇山!”

两侧众将齐齐抱拳称是。

“另外,告诉百桑这边先不要轻举妄动,在与袁崇山交手之前,我们要先送燕国一份礼物。公孙先生。”安陵镜看向公孙梧,“之前上报陛下的事,陛下有消息吗?”

“回元帅,陛下已经准了,相关人等已经在来的路上了。”公孙梧回答道。

“好,来人,拟信,咱们给燕国准备的礼物快到了。”安陵镜笑道,“另外,我听说温胜儒的女儿也在燕京,如果顺路的话,也给温胜儒准备一份大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