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亥之子管承将五十人交给甄籁,笑哈说道:“何曼兄弟俩已经是被你撬走了,这五十人交给你,我估计也是泥牛入海----有去无回。”
甄籁奉承:“成大事者都有一个大胸怀,管兄就是成大事者也。”
管承道:“我心中的大事就是让山里人都能够活下去。”
“必如所愿。” 甄籁应和。
甄籁辞别管承,带着众人离开。
甄籁一行先去高唐县落脚,兑现了给刘备二十两纹银的承诺。
刘备见跟随甄籁的人又多了几十名精壮汉子,大为羡慕,“你是人口贩子吧,是怎么把这些人拐骗上手的?”
甄籁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们这是互惠合作,是管亥渠帅借给我的。他要向我们购买草原冻羊,为了达到目的,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啊。”
“你这么大手笔是要买多少只冻羊啊?”
甄籁伸出一根手指,“一千只。”
刘备吃了一惊,一时没有说话。张飞也在旁边,忍不住嚷道:“你这不是在资敌吗?这可是通敌之罪。”
甄籁微微一笑,“好大的嗓门,你说的罪名我不怕,你的嗓门可是吓了我一跳。”
“请问黄巾军是不是早在三四年前就被剿灭了,随着黄巾军三魁首张角、张宝、张梁个个伏诛,朝廷收回卢植、皇甫嵩、朱儁三大将军的兵权,宣告不再有黄巾军了。要不然你们数月前大败二万乱匪进犯,创造了近年来最为辉煌的战绩,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朝廷对你们一点表示都没有,连一个铜板的嘉奖都没给。”
张飞一听到这个话题,就对朝廷来气。“以前想当官、盼当官,如今当上官了才知道,这哪是当官啊,这是给朝廷当看家狗来了。”
张飞紧接着又来了一句:“他妈的,看家狗还能被喂块骨头呢,我们是上任至今一分钱没得到,连看家狗都不如!”
刘备打断张飞,“别抱怨了,让甄先生看笑话。”
又对甄籁说道:“不管怎么说,我欣赏甄先生的能力,又与张世平老弟交情莫逆,当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你们赚钱。还是那句话,你们商队进入青州地面的安全我包了。”
“多谢支持!就是有您管辖高唐,才使得我们有了这个赚大钱的机会呀。” 甄籁真心地表达感谢。
甄籁热情唠叨,“大舅哥数念幽州人物时,首推刘玄德,说您出身皇族,血统高贵,为人侠肝义胆,信义无双。
若不是你在高唐,我们也不敢应承这么大的生意呀。”
刘备见甄籁高帽迭出,连忙摆手让其打住。“你可别再说了,再说下去我都被你绕迷糊了,都想要跟着你走了。”
“你是人贩子无疑。” 刘备笑着给甄籁下了结论。
甄籁自我标榜,“其实我们可不是一心钻到钱眼里的唯利是图的商人,也是信义在胸之人,违背信义的事别说给钱,就是断头相胁,也绝不屈从。其实,我们的这笔生意对朝廷有利,对刘将军有利,对天下有利。”
此言一出,引起众人惊异,这是满嘴跑火车说秃噜了吧?
甄籁顿了一下,接着侃侃而谈:“山里的那群人早就不是黄巾军了,早就不是受张角蛊惑下的狂热分子,早就没有了夺取天下的虚妄念想,他们就是一群为了活下去而四处藏身的匪民。
朝廷是什么,是统治民众的机构,朝廷牧驭民众,就好比放牧羊群,可不想看到成群的羊死去。如今山里的乱匪不是几千,是十多万、甚至几十万,而山下平原的农田则大片大片地被荒废,这是多么大的财富浪费啊。”
“所以我说我们与他们买卖对朝廷有利,他们在山里饿死的越多,对朝廷的损失就越大,一旦朝廷摆脱混乱,早晚会招安他们的。”
刘备最先领悟,“甄先生之言极是,防范洪水要堵截和疏导结合,招安就是疏导之路也。”
张飞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你接着说,为啥对刘将军有利,对天下有利。”
“如今的情况是,无论你们打了多少胜仗,都得不到朝廷的褒奖,徒然损兵折将、流血牺牲。如果山里乱匪有了维持活下去的基本吃食,就不会再冒险出山抢掠,与你们武装冲突就会大大减少。所以我说‘对刘将军有利’。”
甄籁最后说道:“我们的这个举动能减少流血、减少杀戮,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我说‘对天下有利’。”
刘备鼓掌,“我以前曾经说过甄先生有可能会成为张仪、苏秦式的大才,我如今确信,你之才比起二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过奖过奖,令我汗颜。” 甄籁赶紧谦虚。
甄籁打通了刘备环节,在高唐县待了一晚,继续上路。
甄籁一行来到清河苏双家驻脚,苏双置办宴席为甄籁一行洗尘。
宴席后,苏双和甄籁、张世平进入书房商谈正事。甄籁将答应卖给廖化粮食的事情向苏双讲述了一遍。
苏双高兴,“四千斤粮食完全没有问题,你打通了这个环节,就是又多了一条商路。”
甄籁特意强调:“韩当不但武艺高强、为人稳重,还能识大体、善应变,是个人才。我们这次与廖化交易他都在场,也深得廖化敬重,你与廖化交易,让韩当辅佐,可以确保万无一失。”
苏双点头认可,“韩当是千里驹,堪当重任。”
甄籁讲述与管亥达成的买卖,让苏双更为惊喜。“哈哈,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啊!”
甄籁道:“这仅仅是开始,管亥他们更为需要的是粮食,你有多少粮食都可以卖给他们。”
苏双听出其重大意义,冀州是大粮仓,通过家族之力,搞到十几万、几十万斤粮食都是有可能的。苏双兴奋,“你这是打通了广阔财源之路,我要与宗亲相商,研究研究。”
苏双神秘说道:“我又有朝廷消息了,想不想听?”
甄籁眼睛一亮,当然想听了。张世平敦促,“别卖关子了,快说吧。”
苏双侃侃而谈:“当今皇上刘宏不但病入膏肓,还糊涂,突然想起要更换太子,废黜长子刘辩的太子之位,要传位给二皇子刘协。这两位皇子都小,一个八岁、一个十二岁,当不得事,按理说传给谁都一样,都是摆设,但问题是刘辩和刘协不是一个妈生的呀。”
“刘辩是何皇后所生,刘协是董贵妃的儿子,皇上现在最宠溺的是董贵妃。”
甄籁不由笑了,“这与创建汉王朝第一个皇帝刘邦如出一辙,真是向先祖学习,有模学样啊。”
历史上刘邦想将皇位传给戚贵妃的儿子刘如意,结果刘邦死后吕后把持朝政,以残忍手段害死戚贵妃和刘如意,被史官所抨击。
苏双被有这么一个深通历史听众鼓舞,谈兴更足。“甄先生之言是也,何皇后的亲哥何进是当朝大将军,岂肯坐以待毙?”
“现在就分析一下,待到皇上刘宏死后,刘辩和刘协谁能当上皇帝?”
“何进贵为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却也是灯下黑,守卫皇宫和京城的兵马不归他管,分属皇上钦点的五大校尉: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助军校尉赵融,下军校尉鲍鸿。(注:这些校尉直接受命于皇上保卫皇城,有监察、督导其它将军的权利。)
上军校尉蹇硕是个太监,也是皇上最亲信的人,负责守卫皇宫内城,其他四个校尉分别守卫雒阳城的四个方向的四大城门。蹇硕还是黄门侍郎,督率其他校尉。
蹇硕受皇上托付,坚定拥戴二子刘协登基,其他太监内官、十常侍等,也都支持蹇硕。反过来说,朝廷若是被太监们把持了,就是挤压三公九卿们的空间,以太傅袁隗为首的一些朝臣于是与何进大将军秘密结盟,要在皇上死后篡改圣旨,仍然拥立长子刘辩登基。
到底鹿死谁手,只有等到皇上死后才见分晓。”
苏双洋洋洒洒说完了,张世平震惊得说不出话来,因为他想起了甄籁对管亥说的一番话,这不是都是在按照甄籁的预言演进吗。张世平不能说,因为甄籁后来叮嘱过他,散布天机是要遭天谴的。
甄籁只知道东汉末年的大致走向和一些演绎故事,对这些细节不知晓,听得一愣一愣的,袁绍、曹操的大名如雷贯耳,原来他们已经大权在握,是朝堂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