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爱上中文 > 天下谋士 > 第36章 盘点刘邦所得

第36章 盘点刘邦所得

对于治国之道,刘邦算是在张良处获得了一些于他看来还是挺管用的提醒。具体说来就是:

一、自己得有个做皇帝的样子,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了。

以前他可是对大家嬉笑怒骂,随口而出的。不过好像也并不怎么伤人,只是的确如同草莽相交一般,没多大正形!

二、对群臣适当严肃点儿,但也要注意随时关心他们所做的工作。不能只亲近少数人而疏远太多人。要关心工作的全面,才能了解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达到对整个朝政的运转都心中有数。

他晓得,秦二世胡亥就是太过于只亲近和信任赵高才完蛋的!

当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如同张良所说的圣贤君主那样,心里对啥子都是雪亮的。如此他才能更好地掌控群臣。

第三呢,就是要轻徭薄赋,让老百姓归于安定地生产生活。

对于如何来监察和惩治社会上过份了的人,他当时还没考虑到。基本上还停留在与三秦老百姓那“约法三章”的层面上。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时的社会情况也还真适合那种宽松怀柔的管理。

一方面是因为经过秦灭六国以及天下反秦和楚汉相争一系列的战争,结果使得各国各大贵族纷纷没落,新兴的贵族豪强暂时又还没有出头。所以,天下大多数人似乎又归于平等,实力比较均衡的状态了(都是穷人)。如此,一个宽松柔和的社会环境,就更有利于大家休养生息,过好日子儿。

另一方面呢,刘邦这人并不贪财。他向来有点儿钱就招呼朋友们花了。没有钱呢,日子儿也那么随兴萧洒,但并不乱来。顶多就到处欠点酒钱而已。也算不上挥金如土的主儿!

所以,他是同情老百姓在秦未所承受过重的赋税和徭役的!他也是因此才被逼上反秦道路上来的嘛!

那么,轻徭薄税的实施,就更有利于天下老百姓生产生活方面的恢复了。

而朝廷财政开支方面的问题,他是吃定了萧何的!反正就如同当初在荥阳与项羽对垒时一样,再有困难你萧何也得给我精打细算地搞下来!不然要你来做宰相干嘛?

对萧何,他可是一直都如此码着吃定的!

就比如吕太公在县太爷陪同下设宴选婿。所参加的人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有钱人,要按礼金入席位的。他刘邦就图个热闹,去蹭吃蹭喝,穷光棍一条,还非要进去不可!

当时萧何是礼金书记员。刘邦来到萧何前,空着双手,硬要让萧何给他记上礼金万钱!萧何拿眼望着他。他无所谓地讪笑着对萧何说:“先欠着!”萧何无奈,只能如此记下唱礼。结果如此反而引起了吕太公的注意,让他成了最大的赢家,不光好吃好喝了一回,还抱得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美人归!

的确,他那操作,也真让萧何苦笑着摇头叹息。还真服了他有那么好的命!

第四点呢,就是要晓得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这算是他得逐渐摸索着来的了。

他最担心的还是他们老刘家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毕竟韩信、英布、彭越都是封的大国异姓王,而且皆是能征善战之辈,于军中威信也很高。

这不光是对刘姓诸侯王巨大的威胁,甚至于他也是很大个潜在的威胁。

所以,他也真算服了张良不充许他分封六国后裔那回事了!这小子似乎早就看到了今日之局面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