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八十五章
宋青瓷能不能帮小五?
旁人不清楚, 当妈的看得门清,就三个字,没可能。
小五心底约莫该有点儿数。
他虽然嘴上咋咋呼呼要喊二姐帮忙, 实际上, 闲在家里这么多天都没说上门去求一求, 只在父母跟前敲边鼓。
到底是当父母的拗不过孩子,宋来宝难得朝二闺女低了一回头,去宋青瓷单位找她, 温言软语地请求宋青瓷给小五在这边安排个工作。
到底是最心疼的小儿子,舍得下面子。
宋青瓷神色淡淡的, “我没这能耐,您另外想办法吧。”
宋来宝脾气蹭地一下便上来了,一只手高高扬起, 作势要打。
宋青瓷又不傻,起身躲开, 苗大丽跟宋有金赶紧也上前拦着。
宋青瓷“呵呵”笑了两声,扭头就走, 并告诉门卫师傅以后不许放他们进来。
宋来宝好悬没叫这个闺女气晕过去, 指着宋青瓷的手都颤抖, 嘴里不住骂骂咧咧,“滚滚滚, 往后别——”
别什么?被苗大丽捂住嘴巴,听不清了, 但宋青瓷大概猜得出,左不过是让她别回。
嘿, 没人请,她还真不乐意回。
哪怕苗大丽后面喊大闺女去劝, 让宋青瓷这个当闺女的退一步道个歉,给个台阶下,宋青瓷也坚决不肯。
宋花花一边两头劳心劳力劝架,一边又暗暗觉得解气。
当爹的重男轻女也太过了些,打小就不将她们几个姐妹看眼里,心中只有老大和小五两个儿子,如今偏偏却又要为不成器的儿子求到闺女跟前。
宋青瓷这么死犟着,为难了谁?
如今,最难为的还是小五。
原先,还指望当爹妈的能求求二姐拉拔他一把,如今,闹成这样,人家连门都不进了,还有什么指望?
旁人不清楚,自己却最知道自己的事,他压根不是学习的料。
高中都是走了狗屎运压线上的,大学他一点儿指望都没有。
知识压根不往他脑子里钻,上课对他就是折磨,天天在学校就是混日子。
甚至,混日子都混不安生。
大学考不上,工作又找不到,复读也读不下去,小五在家整日整日赖在床上睡觉。
家里人天天在地里吭哧吭哧干活,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再看他舒舒服服躺家里头,连顿饭都不能帮着做,能没矛盾?
杨红梅头一个不干,闹着要分家。
老两口哪能同意这个话,一边弹压老大两口子,一边又催小五赶紧找工作。
父母逼得狠了,小五气得跑城里好几日,把家里吓得不轻,苗大丽还专门往宋青瓷公婆家里去了一趟,求宋青瓷帮忙找人。
宋青瓷仍旧是冷冷淡淡的模样,只回了一句:“找什么找?又不是小孩子了,等他身上没钱没粮了,自然就该回来了。”
苗大丽纵然不满,可也真没法子,只好这样干等着。
没几日,小五果真回来了。
不同于之前的蔫头耷脑,他这次回来可谓是欢欣鼓舞,仿佛换了个人。
苗大丽气恼地狠拍了他两下肩膀,小五也不生气,乐呵呵地认错,只道是自己的错,不该不打招呼就往外跑,让家里的爹娘哥嫂担心,以后再不敢了……
做小伏低好半天,可算是将人都哄好了,连宋有金都叫他哄得软了心肠。
小五左右瞧瞧,晓得这个事情算是过去了,转而又给家里人抛下个惊喜,“这回出门,我也不是耍小性子,而是有正经事办的……我在城里找着工作了!”
这话一出,全家都怔住了。
宋来宝激动地脸都红了,他就说娃读书才有出息吧,他就说他家小五是拿笔杆子的料吧。
喜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一个劲儿地催促儿子,“咋回事儿啊?给爸仔细说说……”
小五顿时挺直胸膛,吹嘘起来,说是他在学校结交的一个好哥们家里的门路,在县里粮站那边能弄到一个临时工的岗位,
明码标价,要一百五十块钱,说好了只要钱到位,立马把他弄进去。
一席话落地,他兀自兴奋着,可家里其他人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
家里去哪给他弄来一百五十块钱?
眼见着大家神色不对,小五也不笑了,赶紧问道:“妈,咋了?”
咋了?你这上下嘴皮子一张就要一百五,你说是咋了?这要不是小五,换个人,苗大丽绝对不能这么心平气和说话。
“不是,这一百五是不是太多了?你看,能不能跟你好哥们商量看少一些,成不?”
小五眉头皱起后又放下,拉起亲妈的手解释道:
“能在城里找到一份多难得,要不是因为人家和我交情好,压根都轮不到我。一百五已经很便宜了,一年就能赚回来了,妈你算算是不是这样?”
当然,他没讲这工作只是一份临时工。
苗大丽抿抿嘴,没说话,只看向自家男人。
宋来宝深吸了口旱烟,缓缓道:
“城里的工作经常有钱都买不到,一百五就能下来咱家小五这是占大便宜了。难得有这么一个关系,不能给娃拖后腿。”
小五一听这话,眼睛蹭的一下亮了。
与之相反的是,老大两口子脸色变得不咋好看。
苗大丽左右看看,只是叹了口气,算是默认。
一场家庭会议过后,家里的气氛变得各种沉闷。
苗大丽一声声地叹气,宋来宝拿着旱烟袋一阵阵的烟雾缭绕。
沉默了半天,还是宋来宝张口道:“家里攒的鸡蛋应该有二十来个了吧,也别卖了,你提着去前面志军婶儿那儿问问看,上回来打听咱家燕儿的那家孩子对象说好了没?”
苗大丽眉头皱起,“他家?咱们上次不是给拒了嘛。那家那孩子闷不吭声的,瞧着就不是有出息的人,咱家燕儿又漂亮又能干,跟他不衬……再说,不是说好了咱们多留燕儿几年的吗?”
宋来宝低着头,闷闷地道:“婶儿不是说了他家条件好嘛……燕儿嫁过去,也能早点儿享福。”
苗大丽:……
燕儿可是亲闺女啊,为了小五一个工作,马上就要把燕儿嫁出去,苗大丽不由地感到一瞬心冷。
她纵然也偏心儿子,可对闺女也是心疼的。
慢吞吞地收拾着鸡蛋,犹豫好半天,透过窗户看见外头小五欢喜的面庞,一狠心,到底是下了决心,提着鸡蛋走了。
宋小燕的俊俏是人人都能瞧见的,十八九岁的大姑娘俏生生地立在那儿,跟朵花儿似的,漂亮呀,还能干,对乡下小夥子的吸引力那是不用描述的。
这边一提,那家的小夥子就猴急上了。
姑娘漂亮嘛,心痒地不行。
赶紧让安排起来,两家父母各自带着自家孩子一块儿相看。
这一见,基本上没大毛病的话,两人的关系就能定下来了。
小夥是王家庄的,叫王大志。
宋小燕晕晕乎乎地在父母安排下见到了人。
具体长啥样也没看清,不好意思嘛,红着脸匆匆瞥一眼,只记得小夥子个子挺高,肤色白净,看着反正是不难看。
媒人问她咋样,宋小燕低着头,声若蚊蝇,只说是听她妈的。
这时候基本都这样,婚姻全凭父母做主,像是宋青瓷那样私下自己谈的非常少。
媒人又问小夥子,王大志咧着嘴,连连点头。
孩子都没意见,两家又都有心,男方那边就托媒人在中间传话,想要将两个孩子的事商定下来。
女方这边,宋来宝肯定也是属意的,就一个要求,男方这边的彩礼钱要给一百五十块。
男方父母一听就炸了。
他们这边乡下人结婚几十块钱彩礼就算是不错又不错的了,差一点的八块八丶九块九的都行,偏他家要一百五。
这得是金子做的姑娘呀!!!
这谁要得起?
当即就要把这门亲事给辞了。
但当儿子的死活不同意。
向来沉默讷言的小夥子拼命跟爹妈闹腾,不吃不喝就要娶这个媳妇儿。
拢共就两儿子,哪里有不疼的道理,没法子,爹妈只得请上媒人一块儿走一遭,去女方家里商谈。
“孩子是真不错,我们家都中意,也是诚心想结这门亲,只是您家要这彩礼我们是真拿不出来。咱们乡下人家娶媳妇真没这么个说法的……我也知道您家姑娘优秀,这么着,您看,我也不跟你们来虚的,给孩子凑个六十六,成不?”
媒人听了连连点头。
这是真的很有诚意了。叫她说,宋家要的也太夸张了,就是城里人,人家也就是给家里姑娘要个手表或是缝纫机什么的,钱上面也是轻易不会这么漫天要价的。
才说要帮着劝劝女方父母呢,就听宋来宝说道:
“人家城里人不仅要彩礼钱,还要男方给买缝纫机手表什么的呢……我家老二结婚男方就是给买了缝纫机,咋滴不得小两百块啊?我们家小燕长得漂亮又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还能去公社打零工挣钱,又有她二姐这么一个当干部的姐姐,比城里姑娘也不差什么。”
跟着又补了一句,“咱也不要你们给买手表了,就要一百五的彩礼钱,过分吗?彩礼都舍不得给,咋证明你们家对我闺女看重?”
这一席话,也不知在他心头转过多久,酣畅淋漓地表述了出来,连个磕绊都没打一下。
听得男方父母跟媒人全都一愣一愣的。
是啊,人家姑娘漂亮,还能挣钱,还有个当干部的姐姐,好像要多点是正常的。
但再一想不对呀,姑娘条件再好,这不也是农村姑娘?
王大志爹妈也在纠结呢。一百五是真的太多,没法接受,但确实看上了人家姑娘。
看女方家这条件,真不错了,儿女又都出息,应该不是卖闺女的人家。再是不通情理,起码能给带一半回来吧?
两口子商量半天,终于下定决心:
“咱也不说虚的,一百五是真没有,咱就是地里刨食的,真没啥钱,彩礼最多只能给到一百块了。一百块就已经掏光家底子了,我们也是真心看中燕儿这姑娘,你们看这样行就行,不行就算了,只当两孩子没缘分……”
话说到这份上,铁定是没有再讨价还价的空间了。
宋来宝心中一估摸,也差不多。家里还有个三十来块钱,差的二十再找老太太或者二闺女那边借一点就凑上了。
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两人结婚的日子定得很快,一方急着要彩礼,一方急着把儿媳妇赶紧娶回家,双方一商量,决定秋收之前办了,日子还剩不到两月。
可谓是非常着急了。
日子定得这么赶,宋来宝催着男方赶紧把彩礼给他去置办嫁妆,男方那边也没多想,反而放心了,觉得亲家果然疼闺女。
宋大志也跟他父母自己媳妇炫耀呢,“听说她二姐结婚家里给陪嫁了一整套家具呢……”
他父母听了果然更高兴了,彩礼给得十分痛快……